close

東歐旅遊 是老肥JO第一次去歐洲,規劃時很貪心的就想跨多一點國家看看。但時間排下來,只能先針對大城市來走馬看花。[行前規劃請參考這裡]

旅遊地點: 維也納(4天) + 布拉格(3天) + 布達佩斯(3天) 12天10夜 (掐頭去尾玩十天,遊記從Day1~Day10)

以下簡單分享老肥JO景點。(維也納歌劇院 在暑假是休館的,所以這次就沒去了,只有在門口拍拍照,這裡可以查詢)

維也納歷史 : 維也納的博物館或是相關歷史介紹較為後著墨於哈布斯堡王朝時代(稱霸歐洲的雄鷹),[Link]。

Day1 St. Stephen's Cathedral [聖史提芬大教堂] [Link]

  1. 教堂參觀 - 必須的
  2. 北塔搭電梯觀景 - 省力推薦
  3. 南塔用走的上觀景 (不想消耗體力)
  4. 教堂內地下墓穴 (需要現場排隊,但老肥JO未參加)
  5. 停留時間 : 走馬看花就大約3~4小時。

NOTE : 地鐵 Stephansplatz U 站出就可以看到教堂。這幾天在維也納抬頭大概都會看到聖史提芬大教堂的尖塔。人多很熱鬧,這是老肥JO第一個景點,廣場上都是遊客,和一些推銷旅遊或是坐馬車的人,眼見處處是美景。


檢視較大的地圖

地鐵 Stephansplatz U 站出口

聖史提芬大教堂 本物 

肅穆、靜に...?

登上北樓觀景

哈布斯王朝

外觀再來一發

 

Day2 Hofburg [霍夫堡] [Link]

  1. SiSi Musuem
  2. Imperial Apartments - 介紹一些家族使用的寶物,瓷器等
  3. 銀器館 - 沒去
  4. 價格如下 :  大人  15 就可以逛 上述館,圖書館不需要錢。還有一種是SiSi套票,包含可以參觀 熊布朗宮Grand Tour。(老肥JO都是單買的...因為...功課沒做足,哈) 
  5. 停留時間 : 各館大概40分~1小時,如果有帶audio guide慢慢聽講解則可能要1小時。(老肥JO沒拿AUDIO,因為是英文的,中文有紙本介紹)

關於SiSi公主 :  伊莉莎白 (Sisi出生在巴伐利亞的一個貴族家庭,通常被家人與朋友暱稱為茜茜(Sisi)。雖然伊莉莎白身為女公爵,在她16歲遇見弗朗茨之前,卻享受著自然的教育生活模式。婚姻將她推入了正式的哈布斯堡王朝宮廷生活中,讓她始料不及且感到志趣相異。婆婆蘇菲公主在伊莉莎白女兒出生後即接管了她們,甚至在伊莉莎白不知曉的情況下為她們洗禮。因此在婚姻初期,她因女兒的撫養權與婆婆不和。雖然伊莉莎白在奧匈帝國的政治影響上有限,但她已經儼然成為一個文化偶像。伊麗莎白如同其在電影和戲劇製作一樣,被認為是一位在自由精神和傳統宮廷規矩徘徊的悲劇人物

SiSi 博物館位於霍夫堡的史蒂芬公寓內,展出了西西公主的300多件私人物品,包括她的婚服、飾品、肖像等。展廳順序採用倒序的方式,分為「死亡」、「茜茜傳奇」、「少女時期」、「宮廷生活」、「抗爭」和「刺殺」幾個主題,還原了西西公主真實的生活。西西公主博物館的入口處可以領取講解器,博物館內不可拍照。

  1.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西西公主標誌性的美麗剪影,接下來是一段長長的黝黑過道,這便是「死亡」展廳,表現了1898年9月10日西西被刺殺的消息傳來,震驚了全歐洲的場景,這裡展出了按照西西遺體面部做的面具。
  2. 「西西傳奇」展廳展示了西西公主的格式雕像,從真人1:1大小到迷你型都有,其中由Hermann Klotz 製作的西西公主全身雕像非常受歡迎,後來也出現在了各大西西公主紀念物上。西西公主曾被認為是歐洲最美麗的皇后,在奧地利與匈牙利進行折衷方案的談判中伊麗莎白使用非官方途徑起了很大的作用,遇害後更加受到無數人的追思。 
  3. 「少女時期」和」宮廷生活」和「抗爭」展廳則還原了西西公主的真實生活,參觀者可以看到她對美麗和瘦身的瘋狂追求,以及對運動的極度狂熱,對古典詩歌的癡迷及對宮廷禮儀的反抗。這裡展出了西西公主使用的美容儀器、健康食譜、晨袍、手套、陽傘、折扇、馬術服裝、結婚前夜禮服、首飾的複製品,其中七星鑽石頭飾、紅寶石耳環、項鏈和Charles Frederic Worth設計的禮服尤為矚目。
  4. 西西公主特別喜歡旅行,在「抗爭」展廳還珍藏著她當年乘坐的豪華座車的仿製品,你可以進去一探當年公主旅行的裝備。
  5. 在最後的「刺殺」廳內,你可以看到西西公主遇害後當天報紙的新聞和政府、皇室發佈的文書,刺客行兇的凶器和刺客本人石膏人頭模型等也在此廳展出。

1
檢視較大的地圖

 

Day2 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Link]

  1. 好威的圖書館,建議逛逛看看
  2. 停留時間 : 大概30分鐘 (大部分都在拍照)

NOTE :  (維基)圖書館由哈布斯堡王朝創立,最初位於如今的Prunksaal,命名為霍夫圖書館(Hofbibliothek),1920年改為現今的名稱。其收藏品包括莎草紙、手稿、古本和珍本、地圖、地球儀、音樂、畫像、圖表、照片、簽名和海報,以及世界語和其他語言的著作,這些收藏品是為了科學研究。


檢視較大的地圖

Day3 Schönbrunn Palace [熊布朗宮=美泉宮] [Link]

  1. 市區搭U4地鐵 或是輕軌都可以到,可以參考Google Map建議。
  2. 停留時間 : 半天以上
  3. 園區包含 : 皇宮,動物園,迷宮,私人花園等,都有對應的套票,老肥JO參觀皇宮是買 Grand Tour,有提供中文語音(Audio guide)可以邊走邊聽介紹。
  4. 入園左側馬上去買票,透過機台(選擇英文EN)也可以買,會直接秀出你可以進入的時間點。

##注意1,老肥JO第一次操作機台時,機台SHOW出可入場時間比較晚(要等四個鐘頭),猶豫後還是要買,但是剛好卡沒刷過。因此重新選定,機台SHOW出的可入場時間突然就提早了(只要等半鐘頭),應該是剛剛也有人沒買到,所以這票到我這裡了,剛好換張備用的信用卡就刷過了。哇哈哈,機台有大概五台左右,不知道誰的被我搶了。這邊請參考...有時候耐住後面排隊壓力,給他試幾次 ...就會有好結果 (好啦,感覺金母湯)。另外,遊客也很多人都不會用,所以就別太緊張。也有服務人員在旁邊可以幫你。

##注意2,買票那邊上廁所是要收費的,買完票到皇宮裡面的廁所是不用錢的

NOTE :  (維基美泉宮(德語:Schloss Schönbrunn,又音譯作熊布朗宮)是座落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西南部的巴洛克藝術建築,曾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如今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遊景點。美泉宮的名字來源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1612年至1619年在位),傳說1612年他狩獵至位於Meidling和Hietzing之間的凱特堡,飲用此處泉水,清爽甘冽,遂命名此泉為「美泉」,此後「美泉」成為這一地區的名稱。1743年,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莎下令在此營建氣勢磅礴的美泉宮和巴洛克式花園,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於法國的凡爾賽宮

美泉宮大門口

就是要拍這裡 凱旋門 + 倒影

Day4 Design outlet Pandorf [Link]

  1. 接駁巴士要先購票,預約你要去/回的時間,請列印下來,搭乘時去/回都會掃條碼。車程大概30分鐘。乘車地點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門口正對面,馬路中間有公車站,時間快到時會有接駁BUS出現,並且會確認你有無買票。
  2. 停留時間 : 0930~2100 (買好買滿),
  3. 可以直接在裡面排隊退稅,也可以去機場退稅。[請參考行前規劃]
  4. 廁所旁邊有免費寄物箱,超方便,請務必多加利用!!
  5. Outlet 不大但是走來走去的也要一些些時間,還有考慮時間。

Day5 布拉格 舊城區 

這一天從維也納坐火車移動到布拉格火車站 (0910-1307,4小時) 。[請參考行前規劃]

  1. 地鐵站

    Staroměstská

    Staroměstská

    Staroměstská

     

    Staroměstská 出口走4分鐘,或是向著教堂走就對了。
  2. 停留時間 : 一整天都不夠
  3. 布拉格廣場包含 : 泰恩教堂(可逛),舊市政廳(可逛),天文鐘(可上樓),除了白天,建議晚上請務必要來感受一下廣場氣氛。

Check in 後[住宿請參考],衝到舊城區廣場去,在附近晃悠,另外也有繞著泰恩(提恩)教堂旁邊的商店街(包含波丹尼、曼菲羅、施華洛世奇、紀念品店、糖果店)逛。

舊城廣場 (布拉格廣場)

廣場附近的房子,有的會有有一些突出建築的小陽台,視覺上很立體有趣。

  • 泰恩教堂:

晚上的布拉格廣場很熱鬧,人超多,建築也都會打燈。這是晚上的泰恩教堂。

  • 舊市政廳 & 天文鐘: 

老城市政廳建於1338年。最古老的哥德式部分包括塔樓、凸窗禮拜堂、豐富的族徽裝飾, 都是14世紀後期建造的。

舊市政廳

 

天文鐘 (orloj)上(15世 紀初建造) 從9:0023:00每到整點會出現12位天主教聖徒。下部日曆鐘上的星相圖是約瑟夫·馬內斯1865年的作品。新哥特式市政廳的東 側建築在194558日被毀, 至今沒有修復。

舊市政廳邊邊的天文鐘整點時會有小機關,但是老肥JO功課沒做足,給他錯過了

天文鐘另一個角度

登高天文鐘

 

遠方尖尖的不知道是哪一座?

還可以看到城堡區的聖維特大教堂溜

布拉格廣場

廣場上,提供拍照 (25CZK),感覺那兩尊很孤單

廣場餐廳 (有時間應該要來坐一下)

廣場表演 (一整天廣場都會有很多表演)

 

Day6 布拉格 城堡區 

從老(舊)城區往城堡區 走 過去,老肥JO散策計畫如下。

查理大橋 (Karlův most) > 列儂牆 ( Lennonova zeď ) > 布拉格城堡 ( Pražský hrad 

腿力有信心者可以走一走。

  • 查理大橋 (Karlův most)  : 

一座跨越伏爾塔瓦河的著名的歷史橋樑。 是聯接老城與布拉格城堡及鄰近地區最重要的通道,也使得布拉格成為東西歐之間重要的貿易通道。該橋最初稱為「石橋」(Kamenný most)或「布拉格橋」(Pražský most),直到1870年才命名為「查理大橋」。

老城區查理大橋

天氣超好,一度有點小熱

橋上攤販

橋上巴洛克風雕塑之一 (共30座)

漂亮小花民房

橋的彼端,城堡區到了 (邊走邊拍,大概就20分鐘)

煙囪卷 TROLO,一路上看了很多次,但總是沒吃過(不知道為什麼不是很吸引我)。

  • 列儂牆 ( Lennonova zeď ) :

1988年,藍儂牆成為捷克群眾發泄對於胡薩克共產主義政體憤怒的源頭。大批捷克青年在牆上書寫不滿的標語,最終在查理大橋附近導致了一場學生、警察之間的大規模衝突,共有幾百人被捲入。參與這次行動的學生被諷刺地稱為藍儂主義者,捷克當局把這些人士稱為酗酒者、精神病患者、反社會分子和西方資本主義間諜。 藍儂牆已經成為表達青年抗爭的一個象徵性符號。

樹也有愛國的

牆內是教堂和藝術品店

往城堡移動

  • 布拉格城堡 ( Pražský hrad ) : 

布拉格城堡 作為波西米亞王國的標誌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城堡始建於西元9世紀, 以前是波西米亞王宮, 現在是捷克總統府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堡建築群, 其中包括古老的宮殿、官府衙門、教堂修道院、防禦工事、花園樓臺以及黃金小巷, 到處是如畫的風景。

購票 : [LINK]

城堡地圖:

          

* 優惠票:從6歲到16歲青少年。26和26歲以下全日制的中學生、大學生。65歲和65歲以上的老年人。

**家庭票:16歲以下1個到5個兒童和最多2個成年人。

***6歲以下兒童免費。

基本上城堡內逛的主要就是四個區域 I 老皇宮,III 聖喬治教堂,V 黃金小巷,VIII 聖維特大教堂

老肥JO購買的是路線B,家庭票

先來張城堡外面的演湊壓壓驚

  • VIII 聖維特大教堂 (St. Vitus Cathedral )

聖維特主教座堂(捷克語: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是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羅馬天主教布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聖維特、聖溫塞斯拉斯和聖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教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哥德式建築的精彩範例,其中有許多波希米亞國王的墳墓。

教堂內的慕夏之窗

 

有做歹待事某? 上帝會原諒你!

 

 

參觀完畢,再來一張雄偉的教堂外觀。

  • I 老皇宮(Old Royal place)

老皇宮是在原來羅馬式的索別斯拉夫宮(Soběslavův palác) 原址上建造的。16世紀以前, 這裡曾是波西米亞公爵和國王的宮殿。 最值得參觀的是哥特式的弗拉迪斯拉夫大廳(Vladislavský sál)。這是中世紀布拉格最大的大廳, 由建築師本篤·雷特(Benedikt Rejt) 在1487年至1500年間建造, 屋頂的弧形肋拱堪稱傑作。現在這裡是舉行國事典禮的場所

 

1

 

V 黃金(小)巷 (Golden Lane with Daliborka Tower)

其街名來源於16世紀的鍊金術師,傳說他們想在這裡煉製黃金。整條街相當精緻可愛,具有童話般的外觀和柔和的色調,小巧的門和窗,低的屋頂和許多煙囪很受遊客喜愛。

 

 

 

這一套,感覺好威~配科學麵

小巷

小巷中介紹居住環境

卡夫卡居住過的小屋,現在是賣明信片,紀念品小屋, 門口標註 NO.22

 

Day7 哈維爾市集 + 火藥塔 + Palladium (MALL) 

  • 哈維爾市集(Havelské tržiště) :

小小的市集,包含路旁的店家,賣的都是依些紀念品,還有幾攤的水果攤,花,畫...。大概30分鐘就可以逛完。

 

 

 

 

  • 火藥塔 : 

火藥塔(捷克語:Prašná brána)是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城的一座哥德式城門,是該市的地標之一。

火藥塔修建於1475年,是布拉格的13座城門之一。最初興建時,它通過小橋連接皇宮。但是它尚未完工,在1485年,國王 Vladislav Jagellonský就將他的住處遷到了布拉格城堡。但是,火藥塔對於君主們仍然重要 - 直到1836年之前,他們都要通過此門前往聖維特主教座堂加冕。

隨著城市在老城牆之外的增長,火藥塔的重要性降低(除了君主加冕的罕見情況)。到了17世紀,它被用作火藥儲存設施,因此而得名。不幸的是,在1757年,布拉格被普魯士人占領時,城門被嚴重焚毀。但是,到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城門終於恢復其昔日的輝煌。

火藥塔由建築師Matěj Rejsek設計,模仿了彼得帕爾萊勒為查理大橋老城橋塔所使用的設計。現在是舊城牆唯一倖存的城門。

 

  • Palladium mall : 

這一間是老肥JO唯一逛的MALL,裡面有DM藥妝、H&M、星巴克、歐舒丹、曼菲羅、超市、頂樓有一堆餐廳,重點是=>有我最愛的免費廁所。有時間可以來尿尿。

 

Day8 匈牙利 聖伊什特萬聖殿 + 國會大廈 + 多瑙河畔的鞋子 + 塞切尼鏈橋

  • 聖伊什特萬聖殿

聖伊什特萬聖殿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以匈牙利的第一位國王伊什特萬一世(975–1038)得名,其木乃伊右手 安放在此。

聖伊什特萬聖殿與匈牙利國會大廈是布達佩斯最高的兩座建築,高96米,寬55米,長87.4米。它完成於1905年,工期長達54年。耽延的主要原因是1868年穹頂傾塌,已完成的工程全部拆除, 並從地基開始重建。

其建築風格為新古典主義,平面為希臘式十字。立面有兩個大鐘樓。南塔內有匈牙利最大的鐘,重量超過9噸。其前身重量約8噸,在二戰期間用於軍事目的,遊客可以乘電梯或攀爬364級樓梯到達穹頂,360 °俯瞰布達佩斯。

老肥JO到的這天 萬聖殿 前廣場正準備著演湊會呢

 

 

萬聖殿登高,可見到兩旁的鐘樓

  • 匈牙利 國會大廈

匈牙利議會大廈 是匈牙利國民議會的所在地。歐洲最古老的立法機構建築之一。匈牙利議會大廈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地標之一,也是重要的觀光景點。匈牙利議會大廈坐落於多瑙河畔的自由廣場,目前是該國最大的建築物,也是歐洲第二大議會建築。匈牙利議會大廈的設計人是建築師什泰因泰爾·伊姆雷。於1904年竣工。在建築風格上屬新哥德式建築。

參觀必須預約: LINK,但老肥JO要預約時,網站一直有問題,後來國會回覆我另外一個網址,SORRY,我刪除信了...有計畫參觀的捧友的官網有問題可以寫信去問! 

國會大廈側面,左邊就是多瑙河了

多瑙河上看到的國會大廈背面全貌

遊船時的國會大廈,非常建議一定要遊船!! 遊船資訊LINK

真的給他壯觀

  • 多瑙河畔的鞋子:

多瑙河岸的鞋子(Shoes on the Danube Bank)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個紀念碑,由電影導演Can Togay設計,以紀念二戰期間在布達佩斯被法西斯殺害的平民。他們被勒令脫鞋後在河岸被槍殺,使屍體得以被水沖走。而紀念碑象徵他們在河岸留下的鞋子

多瑙河畔

  • 塞切尼鍊橋:

塞切尼鏈橋 位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是一座跨越多瑙河的橋樑,簡稱為鏈橋。 鏈橋以資助者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為名,全長375公尺,1849年完工啟用,是九座連結布達(西岸)和佩斯(東岸)的橋樑中最古老的

在多瑙河畔,享受啤酒和陽光

橋上遠眺國會大廈

 

Day9 中央市場 + 布達皇宮 + 漁夫堡

  • 中央市場

位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一個農貿市場,以新鮮的農產品和選擇多樣而聞名。布達佩斯中央市場竣工於1897年,共有三層。地下部分和一層主要銷售食品,包括各種生鮮食材,以及乾果和香料。二層則銷售各種手工藝品,並有一些當地風味餐廳。除了禮拜日和節假日之外,中央市場每日營業。夏天去會有點悶熱!

剛好在採訪 (老肥JO也是買這一攤的鵝肝塊..到現在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吃...瞎)

中央市場不大但人多的地方難行,像是逛夜市那種一步一步跟著走感覺,尤其悶熱

二樓小試牛肉湯,竟然有味味A的感覺

有可愛?圖案的醬菜罐

胡椒辣椒紅椒粉等,哪一家買...ㄟ...老肥JO是找人多的買

紀念品,匈牙利的刺繡很有名

蔬果攤

肉攤

 

  • 布達皇宮:

布達城堡(原來也稱作「王宮」或「王家城堡」)位於匈牙利布達佩斯城堡山之上,占整區域的3分2面積。布達城堡始建於1247年,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為了抵禦韃靼人的入侵而興建。其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將原來的建築物改建為哥德式王宮。1541年至1686年期間,奧斯曼土耳其佔領了布達佩斯,布達城堡被用作軍營及清真寺。直至17世紀,哈布斯堡王朝趕走了土耳其,布達城堡被重建成巴洛克式。現時布達城堡成為了匈牙利的美術館及博物館,供遊人欣賞。布達城堡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

因為老肥JO沒啥藝術天份,因此沒有進去美術館或博物館,只有在城堡走走看看,拍拍風景照。

很多人會都是從漁人堡在往下走到皇宮,老肥JO是天生反骨,從下面走上去...別有一番滋味。怎麼去請參考這裡

布達城堡遠眺國會大廈 和 賽切尼鍊橋

 

 

 

遊船時的布達皇宮

 

  • 漁人堡:

是一個新哥德式和新羅曼風格的觀景台,位於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布達一側多瑙河河畔的城堡山,鄰近馬加什教堂。它修建於1895年到1902年之間,設計師是弗里傑·舒勒克(Frigyes Schulek)。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漁人堡近乎毀滅。1947年至1948年之間,弗里傑·舒勒克的兒子亞諾什·舒勒克負責了修復工程。

從塔和觀景台,可以看到多瑙河、瑪格麗特島、東面的佩斯,以及蓋勒特丘陵(Gellért Hill)的全景。

七座塔代表七個馬扎爾人部落在896年定居喀爾巴阡盆地.漁人堡得名於漁民行會,他們在中世紀負責守衛這一段城牆。

漁人堡一隅

馬加什教堂

 

伊什特萬一世的騎馬銅像立於1906年,位於漁人堡和馬加什教堂之間。底座是奧洛約什·施特羅布爾(Alajos Stróbl)的作品,在弗里傑·舒勒克規劃的基礎上改進,為新羅曼式風格,表現國王的生活插曲。

 

 

Day10 瓦茨街 Váci utca

瓦茨街(Váci utca)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市中心主要的步行街。聽說價格較貴,我們只比較了中央市場的紀念品,確實有較貴。所以也是純逛,走走,消磨時間準備下午搭飛機了。

當然如果手信沒買足的,還是可以買的啦。

這裡也有Candy

 

 

 

花花草草很舒服

這是老肥JO鼓起勇氣離開日本舒適圈的第一次歐洲遊,景點都在大城市內,人文薈萃之地。從大建築到小巷弄,都很另人輕鬆愜意。下次的規劃會是哪裡呢? 令人期待!

針對行前規劃,請參考這篇 [ 2019 8月 奧地利+捷克+匈牙利 12天10夜 東歐自由行-行前規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nashuang 的頭像
    jonashuang

    老肥JO 部落格

    jonas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